来源: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
面对疫情防控新常态,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坚持守正创新,不断深化全流程电子化,减少物理接触,降低疫情输入风险,筑牢经济社会发展“安全屏障”。
一是推行“不见面”交易。盯住交易服务“细枝末梢”,不断拓宽全程网办范围,大力推行“不见面”服务全覆盖,实现了所有进场交易项目信息发布和投标保证金退付,实现全程网办,今年网上受理项目409个,退还保证金278笔、2.42亿元。在政府采购全面实现不见面的基础上,组织完成房建、市政、交通、水利施工及监理等10套工程不见面招标电子范本编制和系统切割,实现了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全流程、全覆盖、全电子交易。目前,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(除特殊项目外)交易电子化覆盖率100%,今年已完成不见面开标220个,成交金额42.83亿元,节约资金1.83亿元。
二是打造“淘宝式”交易。深入推行“互联网+交易”模式,全面推动建成“中介服务网上超市”和“小额工程网上超市”。中介机构和施工企业在超市同台竞争,以相同标准接受市场检验;项目业主在超市发布需求,进驻企业自主推荐参选;项目业主和行业主管部门在超市进行服务评价,中介服务交易和小额工程交易全程零见面交易,实现“淘宝式”高效交易。目前,市本级入驻超市的中介服务事项已达98项、入驻中介机构1713家,全市今年已完成中介服务事项选取374次;小额工程网上超市运行平稳向好,自2021年11月上线运行以来,已入驻施工企业220家,完成交易64宗,其中市本级38宗,各县(市)26宗。
三是推动“共享式”交易。认真贯彻《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》和《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》要求,推动优质评标专家等资源跨区域共享,与广元、自贡、广安、内江、眉山、泸州,重庆万州区、湖北宜昌、河南三门峡和驻马店等省内外地区常态化开展异地完成评标合作,协助广安、眉山等地完成在疫情期间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的招投标工作,助力疫情严重地区复工复产。今年,已累计开展异地远程评标项目目26个,交易金额30.64亿元,为财政节约资金7717亿元。